民進黨的官員為了「逢韓必反」,就真的要如此的「智商無下限了」嗎?
政府制定政策究竟是以「興利」為主?還是以「防弊」為主呢?
任何的優惠補貼措施,當然會設定排富條款和防弊機制,教育部的官員連這種基本常識都沒有嗎?
只不過一年再增加16億的預算,就可以讓幾十萬家境清寒的學子完成學業,成為台灣未來的人才資源,這樣的投資,比起每年上百億的蚊子工程預算,不是划算得多了嗎?
因為擔心有不缺錢的學生貸款,拿來投資套利,所以就讓弱勢學生繼續背著學貸利息,這樣的說法不是「因噎廢食」嗎?
政府寧可花費龐大的經費,來討好台商企業,卻把年輕世代當成賊一樣來提防,這是什麼樣的奇怪心態呢?
影/學貸利率比企業貸款高 藍營批犧牲學生圖利財團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6656/4138371